■ 孫曉玲 楊海若
英國財政大臣蘇納克前不久向議會作支出審查報告時說,今年英國經濟或將萎縮11.3%,這將是1709年以來最嚴重的衰退。為應對新冠疫情,今年英國政府支出已達到2800億英鎊(1英鎊約合1.3美元),本財年政府借貸預計將達3940億英鎊,相當于英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9%,遠超上財年水平。 疫情反彈導致復蘇受阻 今年上半年,英國經濟連續兩個季度萎縮。為了拯救經濟,英國在疫情好轉時逐步放松防控。5月開始復產復工,7月商店逐漸開門,8月政府出臺一系列服務業優惠政策,各項經濟指標一度反彈強勁。第三季度英國經濟盡管同比依然下降,但環比增長了15.5%。 然而,近期疫情再度加重導致英政府不得不采取連續收緊措施。英政府此前宣布,英格蘭地區自11月5日至12月2日實施大范圍“禁足”措施。12月初開始英格蘭地區實施“加強版”三級新冠警戒系統。 凱投國際宏觀經濟咨詢公司分析師露絲·格雷戈里表示,防疫措施再次收緊必定影響經濟復蘇進程,今年第四季度英國經濟“可能完全沒有增長”。 英國商業團體認為,新一輪大范圍封鎖將使更多企業陷入困境。英國工業聯合會負責人卡羅琳·費爾貝恩說:“第二次全面封鎖標志著寒冬的開始。”英國商會總干事亞當·馬歇爾表示:“許多企業現在的處境比疫情暴發之初要糟糕得多。” 英國埃信華邁公司發布的最新月度調查顯示,英國11月綜合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7.4,為6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該公司首席商業經濟學家克里斯·威廉姆森表示,隨著封鎖措施再次波及大范圍商業活動,11月的數據將英國經濟指向“二次探底”。 “脫歐”不確定影響持續存在 今年1月31日英國正式“脫歐”后進入了為期11個月的過渡期。英歐雙方于3月啟動未來關系談判,期待在過渡期內達成協議。但數輪談判之后,雙方仍在公平競爭環境、履約管理和漁業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持續的不確定性對于本就遭受疫情打擊的企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英國汽車制造商與經銷商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英國汽車總產量約為63.3萬輛,同比下滑35.9%。該協會主席喬治·吉萊斯皮表示,為應對未知的“脫歐”結果,該行業已花費數億英鎊進行準備。該協會首席執行官邁克·霍斯表示,疫情已給英國汽車業造成嚴重破壞,如果英歐未能達成最終協議,“無協議脫歐”將給汽車行業及從業者帶來“毀滅性打擊”。 英國金融業也受到一定影響。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說,“脫歐”不確定性導致倫敦的資產管理公司“招聘癱瘓”。許多英國基金公司要么在歐盟新設實體機構,要么增加現有分支,以在“脫歐”之后繼續為歐洲投資者提供服務。 英國央行行長安德魯·貝利日前也表示,“無協議脫歐”給英國帶來的長期損害將大于新冠疫情。 財政大臣蘇納克表示,預計到2022年第四季度英國經濟產出能恢復到疫前水平,但經濟“傷疤”恐將持續存在。“我們的健康緊急情況尚未結束。我們的經濟緊急情況才剛剛開始。”蘇納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