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根在基層”青年實踐調研活動側記 ■ 陸佳卉
“人口普查宣傳無處不在,高速路上煤炭卡車連綿不斷,路邊各色樹種層層疊疊,清晨氣溫零下,中午陽光刺眼……啊,這些都是山西”,在結束“根在基層”活動后的返程列車上,國家統計局投資司肖雪在朋友圈寫下這樣一段感悟。 今年10-11月,國家統計局為推動更多像肖雪這樣的統計青年干部圍繞統計中心工作走基層、接地氣,組織開展了“根在基層:發揮統計監督職能作用”青年調研實踐活動。在國家統計局機關團委和青聯的號召下,各司青年人踴躍參與,由辦公室(國際司、政研室)、執法監督局、綜合司、工業司司領導分別帶隊,組成了4個小組,共30余人,奔赴不同地區開展專題調研活動,而由工業司司長盧山帶隊的第四調研組作為活動的“先行者”,先行奔赴山西。 “平時大家都在機關工作,主要從事本司業務,這種跨司組隊圍繞同一主題的調研也是難得的機會。”調研組成員得知自己成為此次調研活動的一分子,大家都十分期待和喜悅。 “如何更好應對經濟運行、技術等方面的新變化?”“如何深入推進黨建與業務融合?”“疫情期間采價方式是否有創新?主體責任如何壓實?”“縣級的能源部門配備是怎樣的?”……在和山西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山西調查總隊的第一次座談會上,來自機關黨委、工業司、能源司、國際中心的統計青年們迫不及待地提出了自己想要了解的問題。 隨后,基層各相關專業處室統計人員,針對統計青年們的問題一一作出解答,并圍繞調研主題展開了探討和交流。 “第一次‘根在基層’調研組來山西我是全程陪同的,這次作為聯絡員非常高興,雖然我可能已經不是青年,但是有顆年輕的心,這種面對面真誠的交流十分可貴,希望可以多舉辦類似的活動。”座談會結束后,山西省統計局機關紀委書記、機關團委書記胡全喜開心地告訴記者。 山西調查總隊居民收支調查處處長李冠玲欣慰地說,“我作為在統計系統工作了40年的老同志,看見這么多年輕人感覺國家統計局和統計調查戰線真的是人才濟濟、后繼有人,我也看到了統計未來的希望。”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面對面的交流使統計青年們打開了解山西發展、摸清山西統計現狀的“大門”。在接下來的四天中,統計青年們通過到企業實地走訪、與區縣級統計局共同交流、到當地統計局辦公現場學習等方式,進行了更為深入的調研。 在百貨商場、律師事務所等企業,青年調研團了解到了不同企業對于數據的不同需求;在晉中市介休市工業、物流、房地產等行業企業,青年調研團感受到了山西傳統能源企業和新興“互聯網+”企業在轉型升級和應用大數據等技術后,給統計工作帶來的改變發展;在山西省統計局、太原市萬柏林區統計局、晉中市介休市統計局,青年調研團以“交叉分組”的方式和不同業務科室的統計工作人員進行了實操學習和探討交流,了解了更豐富的統計知識。 “山西煤炭點亮了全國一半的燈”,山西作為能源大省,長期以來因煤而興,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勁支撐。2014年,國家開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以來,山西以煤為主的產業結構也為其發展提出了挑戰,也給山西統計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開發“智慧統計”平臺,和政府聯動應用“山西領導駕駛艙”,組織全省能源統計人員赴煤炭與六大能耗行業實地學習生產工藝流程,加強部門聯動合作,健全“五證合一”信息共享和應用機制,組建“統計巡講團”,打造市縣統計系統聯通大學的教育實踐基地,推行“首席統計員”制度……實地調研讓青年調研團看到了山西統計在能源轉型發展新背景下的積極探索。 “通過這次調研,我們認真學習了基層統計工作中的好做法和好經驗,也了解到當前基層統計工作面臨的困難和問題,這次我們的任務一方面是學習,另一方面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想到這,我就覺得很有成就感。”作為此次第四調研組的聯絡員,國家統計局工業司的萬舒晨表示收獲頗豐。 在調研活動結束之際,來自國家統計局辦公室的李楊蔚、能源司的王依樊、機關黨委的高鵬、國際中心的胡雪梅、普查中心的張克杰等也紛紛表達了自己的感受和收獲。 “通過實踐,讓我們了解了基層統計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也讓我們時刻牢記統計工作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 “沉下心,俯下身,切身了解統計調查業務,才能更好地提出解決辦法,推動統計改革發展。” “讀的是智慧,豐富的是閱歷,下基層,串企業,走鄉村,接地氣,一路見聞收獲滿滿,可以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身體力行地去感受基層統計人的工作與生活,體會他們的快樂與艱辛,是青年干部難得的學習鍛煉機會。” “這五天,對我來說是一次收獲滿滿的‘尋根之旅’,只有走進基層了解統計之‘根’,才能更好地茁壯成長,貢獻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