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敏
普查數據質量是人口普查工作的生命線,是衡量人口普查成敗的根本標準。福建省各級人普辦緊緊圍繞數據質量這一中心,加強制度建設、“兩員”選訓,統籌推進、督導檢查,做好普查宣傳,強化法治思維,加強風險防控。堅持依法普查,規范普查流程;堅持問題導向,補短板壓責任;堅持入戶登記,確保數據真實。 加強制度建設 著力解決普查工作規范問題 以制度保障普查工作、落實普查工作:福建省人普辦制定了《登記階段值班制度》《人口普查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人口普查問題解答制度》《人口普查督導制度》以及周例會、月度推進會、定期報告通報、部門聯系等制度,并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人口普查數據質量控制工作的通知》《關于做好重點工作短板問題臺賬報送工作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做好普查登記工作確保數據質量的通知》等,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以層層制度保障的落實到位,確保普查數據質量。 加強“兩員”選訓 著力解決普查隊伍素質問題 福建省嚴格按照《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方案》《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選聘、培訓和管理工作細則》中對“兩員”配備數量的要求開展選聘工作,全省共選聘了25.12萬名普查員,基本達到“每個普查小區配備一名普查員,每五個普查小區配備一名普查指導員,縣級普查機構對普查員的配備留有百分之五左右預備人員”的要求。同時,在“兩員”管理方面,建立了全省“兩員”信息名錄庫,由省人普辦業務組和數據處理組共同配合做好名錄庫的動態維護,對年齡偏大或業務能力達不到工作要求的“兩員”及時調整退出,并足額增補符合條件的“兩員”。“兩員”總體年齡結構或學歷結構較好,50歲及以下占74.8%,高中及以上學歷占68.4%;培訓方面,福建省主要采取由省培訓到市(縣),地市培訓到鄉鎮,縣(區)培訓到“兩員”的模式,為確保培訓效果和質量,省人普辦組織多個督查組到培訓現場開展督查,并隨機抽檢部分“兩員”進行業務能力測試;通過省、市、縣(區)三級的共同努力,不斷提高“兩員”的普查實戰能力。 加強統籌推進 著力解決普查要求落實問題 每月召開一次普查工作推進會。嚴格落實五個“切實查清”和五個“準確反映”的任務要求,建立健全普查數據質量審核機制和追溯問責機制,抓好摸底、登記和評估全階段數據監控,加強全過程質量管理,確保人口普查數據真實可靠。推進全面采用電子化采集,即報即審。全省各地加強指導,建立周通報、日通報機制,及時發布采集進度,省發布到區縣一級、市發布到鄉鎮一級,縣發布到普查小區,層層落實,確保在規定日期前完成所有普查小區登記數據上報。有效利用各種行政記錄數據。充分利用公安戶口整頓數據、衛健部門嬰兒出生數據、民政部門死亡人口數據以及電力部門國家電網大數據等開展普查入戶登記,防止漏登。認真組織現場登記,確保普查源頭數據真實可信。全省各級人普辦進一步加強了對入戶登記階段普查員行為監控,通過查看平臺進度、采集設備定位、入戶登記時長、工作現場照片等方式確保普查員實實在在入戶登記;并通過現場督導檢查,加強審核把關,嚴格檢查驗收。 加強督導檢查 著力解決普查存在短板問題 為了確保高質量完成入戶登記任務,福建省人普辦對各地人口普查各階段工作情況開展調研督導,每周都組成調研組赴全省各地調研指導“七人普”入戶登記工作,實地解答指導登記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摸底階段,由省統計局、省住建廳、省人社廳、省衛健委、省司法廳等成員單位的廳級領導帶隊分赴全省九個設區市進行督導檢查。入戶登記階段,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趙龍深入福州市鼓樓區水部街道調研人口普查現場登記工作,省統計局局長陳立華帶隊調研指導人口普查入戶登記工作,省人普辦主任、省統計局副局長楊洪春在普查全過程,常態化地深入基層調研指導,全省各級領導通過深入普查一線,及時發現普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短板、困難,第一時間研究解決,全力推進普查工作,確保區不漏房、房不漏戶、戶不漏人、人不錯項。 加強普查宣傳 著力解決普查對象配合問題 福建省高度重視普查宣傳對提高人普知曉率和配合度從而提高普查數據質量的作用,省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陳立華上任不久就在第62期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簡報上作出批示:“七人普宣傳工作在已有的基礎上要進一步升溫,創新宣傳方式、載體方法,把七人普的重大意義、基本做法要求,用簡單明快、朗朗上口的形式‘飛入尋常百姓家’。做到家喻戶曉,人人參與。”省人普辦第一時間吹響人口普查宣傳的“沖鋒號”,會同省委宣傳部制定《福建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宣傳工作方案》,召開全省人口普查宣傳工作布置會。開通人口普查工作網站,依托統計局外網和“福建統計”微信公眾號,積極向中央媒體、省級媒體和地方媒體等主流媒體投稿,宣傳報道普查情況。巧用網絡宣傳,營造普查氛圍。組織策劃并邀請廈門六中合唱團為福建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創作并演唱推廣曲《我在這里長大》。歌曲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為基調,以“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為主題,加入廈門六中合唱團獨樹一幟的“阿卡貝拉”表演風格,起到很好宣傳效果。活用方言和戲曲,讓宣傳接地氣。全省上下積極響應國務院人普辦發出的“家鄉話大點名”征集令,收到方言打卡視頻幾十條,整理編輯發出后,收到良好效果。用地方語言和戲曲形式的傳播視頻讓人口普查宣傳活起來,亮起來,讓更廣大群眾聽得懂、記得牢,切實提高人普宣傳實效,得到群眾廣泛轉發。妙用情感紐帶,增強作品傳播力。福建人口普查公益宣傳片,選取“門”作為關鍵的意向元素,以普查員的視角,敲開萬家門,既是為了上門登記,同樣也是關注每扇門背后每個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因此,宣傳片設定了四世同堂、留守老人與孩子、在校大學生、外籍人員、少數民族等5組不同的家庭,分布契合不同類型的普查對象,用“關注百姓們的平凡生活,才能給予所有人更好的幸福”直擊人心,引起普查對象的共鳴。宣傳片發出后大家紛紛留言轉發、各主流媒體、各級人普辦紛紛轉載。善用重要節點,擴大人普影響力。9月20日起,圍繞“七人普”開展了福建省第十一屆“中國統計開放日”系列活動,如校園拉歌挑戰賽上線、七人普自主填報手繪動漫首發、七人普宣傳滿意度調查、七人普知識競賽首發上線。9月27日,福建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宣傳月啟動儀式在福建廣電集團演播廳隆重舉行。10月31日,省廣播影視集團收視率最高的東南衛視在黃金時段20:30再次排播整場啟動儀式,為正式入戶拉響號角。11月1日,普查入戶登記第一天福建“新聞聯播”節目播出了6分鐘各地人口普查入戶登記新聞。11月3日各級新聞媒體均播出省、市、縣(區)黨政領導接受人口普查登記的新聞視頻,進一步擴大人口普查影響力。利用不同渠道,營造全民“熱戀七人普”濃厚氛圍。與人民網福建頻道聯合制作“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福建進行時”系列視頻,以一地一特色,一區一重點,集中報道各市級普查辦工作情況和基層普查員入戶登記實況。11月5日-15日連續十天在人民網福建頻道微博、微信、網站首頁、專題網頁和“福建統計”官微同時推送,并登上學習強國平臺。同時10月份以來在省級和各市、縣(區)主要電視頻道黃金時段以及地鐵傳媒、公交視訊、公交電子顯示屏、主流媒體網站、微信平臺播放人口普查宣傳片、宣傳曲。另外,充分注重創新宣傳載體,快遞、外賣車、公交車、餐巾紙、購物袋等都穿上“七人普”外衣,農村“硬核”宣傳車、小喇叭再出動,鄉村鑼鼓隊、廣場舞、鄉鎮采摘節豐收節等均植入人普元素,真正做到人普宣傳“飛入尋常百姓家”。 加強法治思維 著力解決普查依法依規問題 依法普查是確保普查數據質量的根本要求,也是對各級普查機構和各成員單位的共同要求。福建省將法治思維和方式貫穿于人口普查工作全過程。按照統計法、統計法實施條例、《全國人口普查條例》等法律法規要求,依法依規進行普查數據采集、審核和上報,堅守普查紀律底線,全省普查員簽訂保密承諾書,嚴格履行保密義務。全省各地嚴格執行法律的有關規定,依法、依規開展普查工作,嚴禁閉門造車、弄虛作假;保證普查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符合規范。 加強風險防控 著力解決普查各類安全問題 省人普辦為全省25萬名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購買了人身意外風險保險。各級普查機構在日常工作中均加強對“兩員”的安全管理和保密教育,定期發布安全提醒和保密要求。力爭在整個普查工作期間不發生意外和人身傷害,不出現泄密事件。為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區縣、鄉鎮街道、村居適時為“兩員”配發口罩,規定入戶時正確佩戴,減少住戶擔憂。省人普辦與省統計局在9月初聯合印發了《福建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預防風險工作方案》,指出在普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七種風險,并提出預防和應對措施。10月份省人普辦印發了《關于在登記期間建立值班制度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通知》。這些制度,把風險防范工作納入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軌道,把責任壓實到人,未雨綢繆、防患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