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方蕾
20年前,當翁姐還是小翁的時候,她參加了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彼時,她是三明市三元區巖前鎮經管站站長兼婦聯主席,因普查工作需要,能力突出的她被任命為鄉鎮人普辦主任,毅然扛起人普“大旗”。 “那時候可沒有那么多公開招聘的普查員,村級普查員通常由村兩委、村文書和村民小組長兼任。”翁姐回憶,由于人員力量薄弱,除了做好統籌全局、培訓指導等工作,她還要深入各個偏僻“角落”排查是否有漏登漏記現象。在沒有衛星定位等科技手段輔助的情況下,為了做到“區不漏房、房不漏戶、戶不漏人”,翁姐和同事們只能通過“四處打聽”來尋找可能的漏記人員。她清晰記得,有一次聽村民說大山深處可能有一戶人家,僅僅是“可能”,她和幾個同事就決定前往一探究竟。車子只能開到村莊,再往前是雜草叢生的林區,大家只好下車,徒步跋涉兩個多小時后,終于在十公里外的深山尋到了一戶燒炭的外省人家,將其編入底冊。 建筑工棚流動人口多,是人口普查現場登記的一大難點。“某項工程施工期間,會在工地附近搭一個臨時工棚,白天工人們去干活,我們只能等到晚上打著手電筒去找人,一找一個準!”當年人普還沒有實現數字化,從繪圖摸底、入戶登記到審核匯總,都是“手工作業”,翁姐和同事們常常白天入戶、晚上蹲守,深夜還要回到辦公室過錄、審核數據。他們這代人,條件艱苦但知足常樂,待遇不高卻干勁十足。用翁姐的話說:“沒有什么是一晚熱氣騰騰的面條解決不了的!”再繁重的工作,再疲憊的身心,一碗面條下肚,繼續擼起袖子加油干。 在翁姐和同事們的努力下,巖前鎮作為當年福建省三明市唯一的人普抽檢單位,順利通過了國家檢查驗收,翁姐也榮獲“福建省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并因業績突出調入三元區統計局,正式接觸各項統計調查工作。10年后,她再次披掛上陣,參與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作為“人普老兵”在各個街道、鄉鎮開展培訓指導和檢查,繼續為人普貢獻力量。今年七人普,翁姐被抽中為長表調查戶,在她看來,這是一種緣分,普查員上門登記時,她倍感親切,仿佛看到當年的自己。 再過兩個月翁姐就要退休了,她的眼里滿是不舍。這份不舍,源自與統計工作的不解之緣,源自對奉獻半生的調查事業的深深熱愛和孜孜以求。“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 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從翁姐身上,我看到無數平凡統計人的縮影,“大國點名”的背后,正是他們這些“凡人”,如點點螢火般默默發光發熱,微光匯成星河,照亮人普之路。 紙短情長,值此七人普之際,致敬翁姐那一代平凡的統計調查工作者。 |